受益于AI服務器需求爆發??創金合信基金王鑫:液冷行情正逐步轉向基本面驅動
今年以來,受益于AI服務器功率的持續攀升,液冷賽道表現強勁。創金合信數字經濟基金經理王鑫指出,液冷并非全新技術,過往因產業需求必要性不足而未大規模普及,而 2026年或將成為液冷技術規?;涞氐年P鍵節點,需求爆發具備明確的產業支撐。
王鑫表示,看好液冷賽道的長期投資價值,目前行情液冷正從“預期交易”轉向“基本面驅動”??紤]到行業先發優勢顯著,他建議液冷行業個股選擇可圍繞產業基礎優勢、資源與跨界能力這兩大核心維度。
1、今年以來液冷賽道表現強勁,驅動液冷賽道的核心邏輯和支撐是什么?行情持續性如何?
創金合信數字經濟基金經理王鑫:今年以來液冷賽道表現強勢,其核心驅動邏輯源于 AI服務器功率的持續攀升。隨著英偉達計劃于2026年出貨功率達200kW的服務器,當前主流的風冷技術已難以滿足高功率設備的散熱需求,液冷技術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行業滲透率將進入快速提升階段。
行情持續性方面,我們判斷當前正從“預期交易”轉向“基本面驅動”。前期液冷行情主要基于“千億市場空間”的預期展開,后續行情持續性將更多依賴基本面邊際變化,核心影響因素包括:AI服務器實際需求增速、上市公司業績兌現能力、估值與業績的匹配度。
至于后續行情需匹配的內外部邏輯,內部邏輯方面,企業需加快技術落地(如高功率適配能力)、推進大客戶合作落地,實現從“技術儲備”到“業績兌現”的轉化;外部邏輯方面,AI 服務器功率提升節奏需符合預期、海外大客戶訂單向國內供應商傾斜,同時需避免技術迭代或政策風險對行業需求的沖擊。
2、為什么看好液冷賽道的投資機會?
創金合信數字經濟基金經理王鑫:液冷賽道的長期價值較大。液冷是AI產業鏈中價值量較高的細分領域,同時也是國內企業具備切入能力的方向,其長期發展與AI產業整體增速深度綁定,具備明確的產業價值支撐。
市場空間方面,千億規??善?,高增速延續。市場普遍預期,2026年液冷賽道需求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且未來數年將維持較高增速,是AI產業鏈中市場空間突出的細分方向,具備長期增長潛力。
競爭與客戶結構方面,綁定核心客戶是關鍵。從當前格局看,下游需求方以英偉達為代表的海外服務器企業為主,供給端則以我國臺灣地區的生產企業為核心力量,下游需求相對集中。對于供應商而言,能否與海外核心大客戶建立穩定合作關系,成為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變量。
定價能力方面,受供需格局影響。當前行業仍處于需求爆發初期,定價能力暫未形成統一格局,但隨著頭部企業與大客戶綁定加深、技術壁壘逐步構建,具備核心技術與穩定供應鏈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強的定價話語權。
3、在液冷賽道精選個股的標準是什么?
創金合信數字經濟基金經理王鑫:液冷賽道雖潛在供應商較多,但行業先發優勢顯著,個股選擇可圍繞兩大核心維度:一是產業基礎優勢:原先深耕服務器、數據中心散熱領域的企業,憑借技術積累與供應鏈經驗,有望率先承接液冷需求,實現業務自然延伸;二是資源與跨界能力:擁有核心大客戶資源(尤其是海外AI大廠)、且擁有散熱技術研發或制造能力的企業,具備跨界切入液冷賽道的潛力,有望借助資源優勢快速打開市場。
4、投資液冷等新興產業時,若參考互聯網時代的CDN賽道(內容分發網絡,一度火爆,但持續不強),你有哪些總結、觀察或反思?
創金合信數字經濟基金經理王鑫:參考互聯網時代CDN賽道的發展歷程(曾因移動互聯網需求爆發而火爆,后續因增速回落、云計算企業沖擊導致格局惡化),液冷賽道及絕大多數新興產業投資需警惕三大核心風險:
首先是需求波動風險:新興產業需求增速易出現“大起大落”,需持續跟蹤產業實際需求落地節奏;其次是供給競爭風險:賽道熱度提升后,新進入者可能加劇競爭,擾動行業格局;最后是技術迭代風險:若后續出現更優的散熱技術,可能對液冷技術形成替代。
因此,對液冷賽道的投資需強化動態跟蹤,而非靜態依賴初期市場空間預期。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