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浪潮席卷而來—盤點近期環保新聞熱點,綠色革命風暴,環保新聞熱點盤點
近期,綠色浪潮席卷全球,環保新聞成為焦點,從我國發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到全球氣候大會召開,再到各地綠色項目落地,環保議題備受關注,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生態修復等領域也涌現出眾多亮點,綠色浪潮正引領全球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環保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環保新聞頻出,以下是幾則備受關注的環保新聞熱點。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這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場,該市場的建立,旨在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企業降低碳排放,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流域法律,旨在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該法明確了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為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實施一系列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如淘汰落后產能、推廣清潔能源、加強工業污染治理等,區域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據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0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3%,空氣質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國前列。
我國首臺“碳捕集與封存”裝置成功運行
2021年6月,我國首臺“碳捕集與封存”裝置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成功運行,該裝置采用先進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起來,用于地下封存,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標志著我國在碳捕集與封存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在浙江啟動
2021年4月,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在浙江省杭州市啟動,該試點旨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推動生態產品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通過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評估體系、生態產品交易平臺等,試點將有助于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我國首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出臺
2021年6月,我國首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正式出臺,該方案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原則、劃定范圍和管控要求,為我國生態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有助于保護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七號衛星
2021年6月17日,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七號衛星,該衛星是我國首顆民用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寬覆蓋等特點,高分七號衛星的發射,將為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資源調查、災害預警等領域提供有力支持。
近期環保新聞熱點頻出,充分展示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和顯著成效,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將繼續加強環保工作,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