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基金迎新“掌門”
一家承載清華“基因”的國資系公募基金公司迎來重要人事變動。8月29日晚間,諾德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潘福祥因到齡正式退休。
潘福祥以“進入證券業最早的投資學老師”、“教授投資學時間最長的證券從業者”等為市場所熟知。他自1991年起便在清華的三尺講臺培育金融人才,2004年參與組建諾德基金,將學術智慧轉化為投資實踐。作為諾德基金的創始元老,潘福祥從2006年開始歷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并于2015年擔任董事長,為公司連續效力超過19年。
諾德基金在公告中對潘福祥任職期間為公司長期穩健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衷心感謝。據悉,在其任期內,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實現顯著躍升,從2015年末至2025年7月末,資產管理總規模增長近9倍。
公告顯示,潘福祥卸任后,同樣有清華“基因”的鄭成武將成為諾德基金新任董事長。
“大智慧”的討論仍在今天回響
事實上,為了更好地將教學聯系實踐,潘福祥也成為中國證券市場最早一批“炒股者”中的一員,親歷了市場剛起步時的草莽歲月。
1994年,股市曾一度陷入低迷,經濟學家吳敬璉發表了一篇題為《何處尋求大智慧》的文章,提出證券市場應摒棄追漲殺跌的“小聰明”,轉而立足經濟發展格局中尋求“大智慧”。但在當時的市場情況下,理性聲音并不受關注,潘福祥也曾感嘆:“這時候誰會關心這么嚴肅的話題?”
偶然一次機會,潘福祥陪同上海電視臺記者到吳敬璉家中采訪,話題再次提到了“大智慧”。在交談中,潘福祥萌生一個念頭:為何不發起一次公開的大討論?以“尋求證券市場大智慧”為題,在上證報上征文,集思廣益,推動市場反思與自省。
他為本次專題討論開篇撰寫主持人絮語,并引用了曾國藩寫給弟弟的對聯“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點題,呼喚市場參與者回歸理性。他自己更是“披掛上陣”,連續數期承擔上證報相關版面文章的撰寫任務。
字字如兵,文文如戰。彼時,《關于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點的思考》《關于股票市場若干理論功能的反思》《我國證券市場持續震蕩特征的成因分析》等稿件陸續刊出,擲地有聲。
那段時間,他幾乎每隔兩天便到上證報與記者編輯們碰頭,與上證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隨后,越來越多學界、金融界人士加入。1995年8月,這場思想大討論迎來高潮,“尋求證券市場大智慧”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銀河賓館召開,群賢畢至,吳敬璉、蕭灼基、楊培新、曹鳳歧、李揚、樊綱、鐘朋榮、高西慶、王國剛、龔浩成、陳彪如、宋承先等多位重量級嘉賓濟濟一堂。
多年后,潘福祥回顧這場思想盛會,正如其所說:“在股市發展初期,討論粗疏和稚嫩之處比比皆是,但‘雛鳳清于老鳳聲’,在如今理性投資逐步成為主流共識的背景下,尋求大智慧無疑是那個年代證券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次思想解放,一次有價值的啟蒙。”
“更何況,親歷這樣一個難得的歷史事件,讓我和上證報結下的友情令我終身難忘,彌足珍貴。”
鄭成武接任諾德基金董事長
潘福祥的“接棒者”鄭成武同樣擁有清華“基因”。
公開資料顯示,鄭成武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現任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1995年8月至1999年5月,他任職于北京清華大學企業集團,歷任項目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董事會秘書;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任職于北京清華通力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擔任黨總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職于江西誠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2008年4月至2017年1月任職于誠志股份有限公司,歷任總裁助理、專務副總裁、副總裁、董事、總裁;2017年4月至2025年1月任職于清華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7月更名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擔任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諾德基金成立于2006年,股東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天朗云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分別在北京、深圳、濟南、成都設有分支機構。作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雖然歷經了從早期中外合資、高校控股到當前地方國資主導的股東結構變遷,但諾德基金在長期發展中確立了“以穩健投資為根基,以價值發現為導向,以長期主義為指引”的核心發展理念。該公司表示,未來將繼續堅守資產管理行業初心,踐行公募基金的責任與使命,致力于為廣大持有人提供豐富、多元化的產品選擇,力爭創造可持續的投資回報。目前,該公司在管公募產品共44只,涵蓋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FOF基金等多個類型。
對于未來的發展,諾德基金表示,作為四川省屬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諾德基金將始終堅持規范、穩健、審慎的經營準則,恪守“一諾千金,厚德載物”的企業文化,通過持續打造相對穩健且優異的投資業績,力爭為投資者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財富管理服務。在踐行企業使命的過程中,諾德基金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持續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并不斷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