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奇富科技費浩峻:金融AI進化需突破基礎大模型能力天花板
新浪科技訊 7月28日晚間消息,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在上海舉辦。會議期間,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學家費浩峻在與新浪科技的溝通中表示,“在中國小微企業超1.1億,每天新增企業2.4萬,但小微存在著抗風險能力差、經營非標、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今年4月,奇富科技對外展示了自研的金融智能體平臺 Deepbank及AI營銷助手、AI 審批官、AI 決策助手、AI 合規助手四大核心智能體。費浩峻談到,“我們過去這么多年在真實的信貸場景積累了規模化的高質量數據和成熟的經驗,再加上我們構建了動態實時更新的結構化金融知識圖譜,這些讓奇富信貸智能體能夠持續的自主進化。”
以AI 合規助手為例,其是面向銀行合規業務人員的智能合規輔助工具,聚焦解決傳統人工合規審核篩查易漏、耗時久這兩大痛點。AI合規助手集成2000+金融監管法規、300+安全風險評估模型、50+金融專屬合規算法模型,通過“知識圖譜+算法模型+動態監測”的技術閉環,將監管文件解讀人工耗時從每份40小時降低至2小時,政策適配準確率從68%提升至99.2%,顯著提升合規審核的效率與精度。
談及金融AI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和挑戰,他表示,“還是基于大模型的能力限制,在復雜場景下,模型對指令的理解和執行仍會出現偏差,還是會出現幻覺,雖然我們能建立幻覺抑制的機制,但過度控制又會導致模型創造力下降,這里面有個權衡的困境,所以最本質上還是基礎大模型的能力,還存在著一些困難。”
奇富科技內部是否規劃將具身智能技術應用于金融業務場景?費浩峻直言,“我們是有討論過,但從目前來看的話,這不是我們當前階段的重點。”
他具體分析,“因為我們跟其他行業不一樣,很多行業都涉及到大量的數字世界跟物理世界交互,所以它要落在一個具身智能的載體上去做交互,但是金融本身就是一個在虛擬世界、數字世界里面的流轉的事情,目前的整個運轉流程不需要進入一個載體。當然,如果未來金融機構需要有這樣的載體,那么也有可能是我們會能力賦能到這個(具身智能)上面去。”(閆妍)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