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規模再創新高 下半年將迎更大發展機遇
◎記者 王彭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境內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33.7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相較4月底,5月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增長逾6200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作出較大貢獻;股票基金和QDII基金的規模也實現小幅增長。
站在當前時點,機構普遍認為,在經濟復蘇預期增強、政策環境持續改善的背景下,下半年公募基金行業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境內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15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3.74萬億元。
與4月相比,5月公募基金的規模和份額分別增長6255.33億元和4719.37億份。
分類型來看,貨幣型基金5月規模增長4071.3億元,達到14.4萬億元;債券型基金規模增長2218.76億元,達到6.78萬億元。二者為公募基金規模增長作出較大貢獻。股票型基金和QDII基金的規模分別增長34.31億元和102.54億元。截至5月底,二者規模分別為4.58萬億元、6542.78億元。
根據最新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監管部門要求提高公募基金權益投資的規模和穩定性,優化基金注冊安排,推出更多場內外指數基金和中低波動含權型產品,促進權益類基金創新發展。從基金數量來看,權益類產品仍是公募基金重點布局的方向。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股票基金數量為2939只,較4月底的2879只增加了60只。
展望后市,多家機構認為,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A股表現值得期待,權益類基金的規模也有望實現增長。
聯博基金市場策略負責人李長風認為,新“國九條”落地實施后,企業愈發重視股東回報與治理優化,盈利狀況改善跡象顯現。當前,中國股市正處于“盈利改善,估值修復”的階段。隨著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和經濟內生動能的逐步恢復,下半年經濟復蘇勢頭將持續增強。
“過去兩年居民儲蓄大幅上升,資金需要尋找更優質的投資渠道。同時,資本市場改革穩步推進,正朝著更健康的狀態演變。”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總經理、投資總監徐荔蓉稱。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對A股市場保持樂觀,理由有三點:首先,今年以來,中國在AI、創新藥等領域的突破不僅提振了市場信心,也讓外資對中國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其次,美元步入下行周期利好人民幣資產,A股和港股在流動性層面相對受益;最后,A股市場估值仍然具備吸引力。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