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務難挑大梁,粵海飼料近十年首現虧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近日,特種水產飼料行業龍頭粵海飼料(001313.SZ)正式啟動營銷專項行動“勝夏行動”,目標直指“集團銷量倍增”。而自去年下半年起,其市場拓展力度明顯加大。不過即便如此,其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業績仍未能實現扭虧。
證券之星注意到,受下游養殖水產品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自2022年上市以來粵海飼料業績持續承壓,其兩大主營業務逐年萎縮。2024年受巨額減值拖累,粵海飼料歸母凈利潤更是迎來近十年來首虧。多個IPO募投項目延期或效益不及預期,也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01.?下游市場低迷公司業績一蹶不振
公開飼料顯示,粵海飼料成立于1994年,于2022年上市,是一家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證券之星注意到,粵海飼料的營收在2022年上市當年達到70.92億元的巔峰。不過其業績增長已明顯顯露疲態,其營收增速從上年的15.08%驟降至5.45%,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38.44%,相較上年同期2.6%的降幅顯著加大。
2023年、2024年,粵海飼料業績持續下滑。
兩個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營收68.72億元、59.12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10%、13.98%,呈現加速下滑之勢。2024年,粵海飼料更是收獲了近十年來的首個年度虧損,歸母凈利潤虧損達到8539萬元,同比暴降307.55%,上年同期為盈利4114萬元。
今年一季度,粵海飼料業績仍未能扭虧。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326億元,同比增長9.58%,歸母凈利潤雖同比增長56.07%,但仍虧損2467萬元。
對于業績持續下滑,粵海飼料在2024年財報中披露了原因。其表示,近幾年受極端天氣、病害等行業不利因素影響,水產行業下游養殖水產品市場持續低迷。而水產飼料行業成本壓力轉移不暢,導致公司經營利潤受到較大沖擊。
2024年,水產行業整體信心仍不足,養戶投苗意愿下降。同時華南部分地區受到臺風等因素影響,導致養殖規模減少或轉產,進一步壓縮了水產飼料需求。
證券之星注意到,高額的減值損失也是導致粵海飼料2024年業績虧損的重要原因。
由于近幾年下游市場行情持續疲弱,導致部分養戶資金無法正常回籠,加大了粵海飼料的回款難度。截至2024年末,粵海飼料應收賬款規模達到11.48億元,存貨規模也達到6.888億元,二者合計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重達到56.6%。
2024年,粵海飼料計提了高達3.14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此外還計提了2861.6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兩項損失合計達到3.427億元,嚴重侵蝕了公司利潤。
02.?兩大主業逐年萎縮,預制菜業務難撐大局
證券之星注意到,面對市場行情的持續低迷,粵海飼料近來持續加大了市場開拓力度,但仍未能扭轉公司業績虧損局面。而從主營業務來看,當前粵海飼料的兩大主營業務均十分疲弱,且近兩年業績持續下滑。
水產飼料業務和動保產品銷售業務是粵海飼料的主營業務,其中水產飼料業務收入近幾年在公司營收中占比均超過95%。
2024年,受行業下游水產飼料需求量減少影響,粵海飼料水產飼料業務實現營收56.73億元,同比下滑13.93%,這已是該業務營收連續第二年下滑,上年同期下滑幅度為3.22%。由于報告期內成本下降幅度超過營收降幅,該業務2024年毛利率由上年的10.05%微弱增長至10.61%,但業務利潤同比仍大幅減少。
動保產品銷售業務2024年業績更為慘淡,僅實現營收6786萬元,同比暴降41.2%,上年同期亦同比減少2.81%。該業務毛利率雖由上年的38.58%增至41.41%,仍難抵消營收下滑帶來的沖擊,業務利潤同比出現斷崖式下滑。
分地區來看,作為粵海飼料主要收入來源的華南和華東地區2024年業績均持續下滑。其中,貢獻收入在公司營收中占比超過七成的華南地區2024年實現營收42.45億元,同比下降10.47%。業務毛利率則從上年的11.24%降至11.16%。
華東地區2024年貢獻營收10.91億元,同比減少24.12%。業務收入在公司營收中占比為18.45%,低于上年同期的20.92%。業務毛利率則僅同比增長0.88%至10.71%。
證券之星注意到,為拓展業務收入,粵海飼料當前還在積極布局以高端水產蛋白為核心的新興水產品預制菜業務,產品主要包括條凍金鯧魚、大黃魚等水產品以及淡曬金鯧魚干等,但該業務目前營收規模依然有限,在公司營收中占比不高。
03.?募投項目推進不及預期拖累增長
證券之星注意到,粵海飼料的業績下滑也與部分募投項目推進進度不及預期有關。粵海飼料當前尚有兩個IPO募投項目在推進中,其交付時間皆已經延期且推進緩慢。
2022年2月,粵海股份通過IPO募得資金凈額4.8億元,擬投向四個募投項目。其中,安徽年產10萬噸水產配合飼料項目計劃使用募集資金1.1億元,交付時間為2023年8月。
據粵海飼料早前披露,該項目的實施將助力公司突破現有產能瓶頸,提高生產效率。此外,該項目位于安徽,完成后有助于解決公司產品銷售半徑過長、運輸成本過高的問題。
但據粵海飼料近期公告,該項目受社會經濟、宏觀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整體建設進度較慢。為此,公司將項目交付時間預計延期至2025年8月9日。截至2024年底,該項目投資進度為67.39%。
另一募項目研發創新中心項目計劃使用募投資金7907.95萬元,交付時間為2023年8月。在發起該項目時粵海飼料表示,為提升競爭力,特種水產飼料行業普遍都在加大研發投入。該項目完成后有助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同時為養殖戶提供高水平的售后技術服務,提升公司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不過該項目同樣因受客觀環境因素影響導致建設階段出現延遲,預計交付時間延遲至2025年8月9日。而截至2024年底,該項目投資進度尚為零,能否按期交付高度存疑。
證券之星注意到,粵海飼料已經交付的兩個IPO募投項目2024年業績情況也不及預期。
海南年產12萬噸水產配合飼料項目和中山泰山年產15萬噸水產配合飼料擴建項目,已分別于2023年和2022年順利交付,當時分別使用募集資金2.1億元、8100萬元。
2024年,兩個項目中的前者虧損達到204.2萬元,后者雖未虧損,但盈利規模僅為734.3萬元。
對于該兩個項目2024年業績不及預期,粵海飼料表示,同樣由于受到水產品市場行情低迷、水產動物疫病及突發性氣象災害等因素影響。2024年公司下游養殖戶養殖規模減少,對飼料的需求量有所減少且回款變慢,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較大,對業績造成了拖累。(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劉浩浩)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