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白酒之都精繪“酒旅融合”發展新圖景
轉自:消費日報網
5月28日,2025中國(宿遷)白酒之都文化旅游節的重磅“壓軸”——第七屆運河電商大會如約而至。活動現場簽約128個項目,既涉及新材料、機電裝備等先進制造業,也涵蓋了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寵物經濟等新經濟業態。作為宿遷每年4月啟幕的特色節慶活動,白酒之都文化旅游節已連續成功舉辦5屆,成為彰顯酒都品牌效應、推介宿遷文化旅游資源、開展經貿招商的重要平臺。
錨定“千億級白酒產區”建設目標
作為中國東部唯一的“白酒之都”,江蘇宿遷擁有“洋河”“雙溝”兩大名酒,是全國唯一榮獲6枚中國馳名商標的白酒產區,也是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和三大濕地名酒產區之一,白酒行業產值占江蘇近八成、占全國5.8%。宿遷正在全力推動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以白酒為重點、多品類酒競相發展的產業集群。
在洋河股份智慧釀造車間,機械臂靈活翻轉,無人運輸車穿梭其間,整個生產線在數字化系統的精準調控下高效運轉。洋河股份智能釀酒115車間副主任沈曉波介紹,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智能車間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5倍,用工節約80%,出酒率提高2%—3%,優級率提高10%—15%,噸酒成本降低35.5%。
如此智能化的車間只是宿遷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宿遷市錨定“千億級白酒產區”建設目標,立足酒產業優勢特色,明確發展戰略定位,全力推動酒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宿遷市釀造(酒)產業產值同比增長6.4%,正朝著千億級目標穩步邁進。
“酒旅融合”繪就產城發展新圖景
“中國(宿遷)白酒之都文化旅游節是宿遷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開放交流的重要平臺。”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說,宿遷要進一步提高中國白酒之都影響力,堅持與文旅、人工智能、文化藝術等相結合,全方位呈現宿遷的獨特魅力、深厚底蘊和發展成就,助力宿遷在更大舞臺上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提出,城市要利用好歷史與自然稟賦,根據地方文脈特點打造特色文化景觀,豐富文旅產品供給。
隨著旅游消費升級,旅游不再僅是“看山看水看風景”,而是日益向“觀文品史、體驗生活”轉變,所以提供更多具有主題性、參與感、感染力的特色優質文旅產品成為文旅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今年“五一”假期,在洋河酒廠景區,一批韓國游客被美人泉的甘甜凜冽、百年地下酒窖的滄桑歷史、陶壇庫中的珍稀美酒深深震撼。“這里的酒文化氛圍感很強,我們可以在品酒的過程中感受那些美麗的故事與歷史,每參觀一處我都會拍照留念與家人分享。”游客李明俊感慨道。項王故里景區以“霸王帶你醉美酒”為主題,深度融合西楚文化與酒文化,新編創《霸王醉酒》《虞美人·樂舞》等4項特色演藝以及“聞香識酒”“運軍糧”“霸王絕唱”等NPC互動演出,節日期間演藝演出由日常17場增加至60余場。
在向千億級產區進發的賽道上,宿遷創新性地以酒莊建設為引擎,跑出“酒旅融合”發展新速度。
“酒莊模式豐富了消費者的體驗,通過‘酒旅融合’等方式,消費者能夠更加深入了解酒文化,增強酒品牌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宿遷酒業集團黨委書記、江蘇乾隆江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張建良表示,作為宿遷市五星級白酒酒莊,乾隆江南御酒莊園集白酒釀造、生物科技研發、酒道文化傳播、體驗式旅游與場景文化消費等功能于一體,以酒莊模式開啟新的發展篇章。
宿遷正把酒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隨著“酒旅融合”旅游新趨勢悄然興起,通過白酒文化與旅游體驗的深度結合,宿遷正努力讓游客沉浸式感知釀酒工藝精髓,解碼中國酒文化基因。酒都公園、洋河大道、金樽坊酒街、“紅高粱”酒文化體驗基地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運行,洋河酒廠、雙溝酒廠順利創成全國酒文化工業旅游示范點,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創成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宿遷正在多樣化、差異化打造酒文旅項目,推動“酒旅融合”走得更深。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認為,宿遷正站在產城融合的新起點,以酒為題與世界對話,當文化的基因鏈、生態的能量場、產業的生態圈三重共振,宿遷的美酒產業必將激活文化的原動力,重塑生態的價值,突破產業的邊界。(綜 合)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