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頂尖AI研究員籌集1300萬美元種子資金 攻克模型 "圣杯" 難題
從 OpenAI 的 DALL?E 到 Stable Diffusion,如今能根據文本提示生成逼真圖像的 AI 基礎模型已比比皆是。但能通過文本提示生成完整、連貫的 3D 在線環(huán)境的基礎模型,卻仍處于萌芽階段。
不過,這類模型何時能普及只是時間問題。如今,歐洲最杰出的 AI 3D 模型研究員之一 —— 馬蒂亞斯?尼斯納(Matthias Niessner)已從慕尼黑工業(yè)大學視覺計算與 AI 實驗室離職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專注于該領域的初創(chuàng)公司 SpAItial。
作為估值 21 億美元的逼真 AI 虛擬人公司 Synthesia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尼斯納為這家歐洲初創(chuàng)公司籌集了 13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資金 —— 這一規(guī)模在歐洲初創(chuàng)企業(yè)中實屬罕見。本輪融資由歐洲知名早期投資機構 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曾投資 UiPath、PeakGames 等)領投,Speedinvest 和多位知名天使投資人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最近發(fā)布的一段演示視頻(展示文本提示生成 3D 房間的效果)外,SpAItial 目前尚未公開更多成果。但尼斯納組建的技術團隊堪稱豪華:曾參與谷歌 3D 遠程會議平臺 Beam 開發(fā)的里卡多?馬丁 - 布魯拉(Ricardo Martin-Brualla),以及在 Meta 工作六年、主導公司文本生成 3D 資產項目的大衛(wèi)?諾沃特尼(David Novotny)均在列。
他們的專業(yè)背景將為公司在追求照片級真實感的競爭中帶來優(yōu)勢。目前該領域已有競爭對手:融資 2700 萬美元、專注娛樂場景的 Odyssey,以及由 AI 領域先驅李飛飛創(chuàng)立、估值超 10 億美元的 World Labs。但尼斯納認為,相比其他類型的基礎模型,該領域競爭仍不算激烈,而他和團隊追求的 “更大愿景” 才是關鍵。
“我不只想創(chuàng)建一個 3D 世界,更希望這個世界能像真實世界一樣運作 —— 可交互、能讓用戶在其中行動,而目前尚未有人真正攻克這一點。” 他說。
從電子游戲到現(xiàn)實世界
照片級真實感 3D 環(huán)境的需求究竟指向何方,目前尚無定論。從數字孿生到增強現(xiàn)實,“萬億美元級機會” 的愿景足以讓風投興奮,但這一概念的模糊性和多面性也讓市場策略難以明確。最直觀的應用場景是電子游戲開發(fā),但這類模型還可能用于娛樂產業(yè)、建筑領域的 3D 可視化,甚至未來在機器人訓練等現(xiàn)實場景中發(fā)揮作用。
尼斯納希望通過授權基礎模型給開發(fā)者,由他們針對特定場景開發(fā)下游應用,以此繞過需求模糊的問題。他還邀請了第四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 前 Cazoo 高管盧克?羅杰斯(Luke Rogers),兩人曾在帕洛阿爾托同住(當時尼斯納在斯坦福大學擔任客座助理教授),羅杰斯將負責公司業(yè)務運營。
SpAItial 路線圖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確定哪些合作伙伴可以使用早期模型,哪些需要等待更高質量的版本。“我們至少想與幾個合作伙伴合作,看看他們如何使用 API。” 尼斯納說。
與其他資金充裕的 AI 初創(chuàng)公司相比,SpAItial 更將盈利置于優(yōu)先議程。但首先,公司需要在算力和招聘上投入資金。不過在人才策略上,團隊更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尼斯納表示:“我們不會立即將團隊擴張到數百人,這既不現(xiàn)實也無必要。”
目前,尼斯納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正致力于生成更大、更具交互性的 3D 空間 —— 例如讓玻璃實現(xiàn)逼真破碎效果。這將助力他們實現(xiàn)所謂的 “圣杯” 目標:一個 10 歲孩子只需輸入文本,就能在 10 分鐘內制作自己的電子游戲。
在他看來,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其實比看似 “低垂的果實”(如讓用戶生成 3D 物體)更具可行性 —— 因為大多數游戲平臺仍嚴格控制第三方內容接入(除非像 Roblox 那樣自建生態(tài))。當然,到那時 SpAItial 可能已忙著顛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領域 ——3D 生成的下一階段才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