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熱潮推動電池轉型:鎳、鈷遭 “冷落”
2023 年,當菲德拉能源公司(Fidra Energy)在英格蘭北部收購一塊 55 英畝(22 公頃)的鄉村土地時,其將該地改造成 14.5 吉瓦儲能設施(建成后將成為歐洲最大)的計劃遠未敲定。
“我們當時在努力讓項目經濟上可行,” 這家總部位于愛丁堡的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埃爾德(Chris Elder)告訴路透社。
但這一切發生在該項目使用的磷酸鐵鋰(LFP)電池性能顯著提升、成本在短短 18 個月內幾乎減半之前。
菲德拉現在計劃明年為其 6 億英鎊(8 億美元)的索普馬什(Thorpe Marsh)項目開始安裝電池單元。
磷酸鐵鋰電池正在推動儲能項目的熱潮 —— 從百分比來看,其增長速度現已超過電動汽車銷量。瑞銀集團(UBS)估計,到本世紀末,儲能總容量必須增長 8 倍,到 2050 年需增長 34 倍,才能跟上可再生能源擴張的步伐。
能源轉型咨詢公司 Rho Motion 預測,盡管電動汽車仍主導電池需求,但到 2030 年,儲能將占市場的約五分之一。
分析師表示,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儲能市場(仍依賴中國進口),未來幾年將因關稅不確定性面臨阻力,但長期增長趨勢不變。
這對可再生能源行業是個好消息,有助于國家電網在向清潔能源轉型時保持電力供應平衡,避免上個月西班牙因大規模停電導致的短暫癱瘓。
磷酸鐵鋰電池的快速普及(比傳統電池便宜得多,且不含鈷和鎳)正在給本已低迷的鎳、鈷市場帶來沖擊。
“你已經看到,電池需求中鎳和鈷的使用強度出現了真正巨大的下降,” 大宗商品咨詢公司 CRU 的馬丁?杰克遜(Martin Jackson)表示。
鎳、鈷走向衰落
多年來,分析師曾預計電池行業將需要大量鎳和鈷來生產高功率電池,使電動汽車能夠在充電間隔行駛更長距離,這一預測一度推動它們的價格飆升。
預期需求激增,生產隨之擴大 —— 尤其是在鎳礦主產國印度尼西亞和鈷主要出口國剛果(金)。
但缺乏價格親民的電動汽車車型,加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緩慢,抑制了中國以外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導致一些汽車制造商縮減了電動化計劃。
受供過于求拖累,鎳基準價格在過去三年下跌了一半,而鈷價格暴跌了 60%。
據 Rho Motion 數據,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仍增長 23%,但儲能電池需求激增 51%,今年有望增長 40%。
滿足各國政府凈零氣候目標所需的更綠色國家電網 —— 儲能是其中關鍵 —— 目前由磷酸鐵鋰電池主導。
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包括去年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銷售商的比亞迪)也越來越多地使用這種電池。
CRU 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的四年間,電動汽車、儲能和消費電子電池中鎳的使用強度下降了近三分之一,鈷的使用強度下降了三分之二。
向磷酸鐵鋰電池轉型的加速可能進一步打壓這兩種金屬的價格。
另一方面,鋰可能會受益。
“在電池需求格局中,固定儲能的份額正在顯著增長,在電動汽車需求低于預期之際,這對鋰企變得越來越重要,”Rho Motion 的伊奧拉?休斯(Iola Hughes)表示。
但到目前為止,這尚未轉化為更堅挺的市場,供過于求已使本就疲軟的碳酸鋰價格今年再下跌 20%。
超越價格因素
然而,價格并非推動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熱潮的唯一因素。
菲德拉的埃爾德表示,磷酸鐵鋰電池最近的技術進步意味著,索普馬什項目使用的電池壽命將從之前的 10-15 年延長至 20 年。
挪威莫羅電池公司(Morrow Batteries)首席執行官拉爾斯?克里斯蒂安?巴赫(Lars Christian Bacher)表示,對鎳生產的碳強度擔憂以及剛果鈷礦相關的權益問題也在推動這一轉型。
“市場對電池供應商及其所有原材料的可追溯性有期望,” 他說,“歷史上,其中一些礦物與…… 存在人權問題、童工問題等問號的國家有關聯。”
鋰在主要生產國智利、阿根廷和中國也面臨越來越多關于土著權利和環境問題的審查,但相關批評尚未像鈷和鎳那樣引起公眾同等程度的關注。
莫羅公司將于第二季度投產,計劃每年生產 300 萬枚電池單元,即 1 吉瓦時的產能。根據英國政府能源監管機構的數據,充滿電后,這些電量大致足夠 100 萬戶家庭使用一小時。
現有電池制造商也在紛紛加入。
韓國 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在擴大其儲能業務,以緩解北美電動汽車需求放緩的影響。
一位亞洲行業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該公司計劃停止在一家美國工廠生產含鎳的電動汽車電池,并將其改造為磷酸鐵鋰電池生產。
然而,盡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推動打破中國在電池領域的主導地位,但分析師預計,向磷酸鐵鋰電池的轉型只會加強中國對該行業的掌控。
美國的電池生產無法滿足需求,其 90% 的儲能電池從中國進口。
分析師稱,美國現在提升儲能容量面臨關稅的挑戰(在當前 90 天貿易戰休戰期內關稅為 41%),關稅的不確定性可能打擊短期需求。
盡管歐洲也在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菲德拉的埃爾德(其索普馬什項目使用中國陽光電源生產的電池)表示,各國政府需要務實。
“如果(英國)政府想實現英國的凈零目標,而且我認為它非常致力于這一點,那就必須務實地與中國合作,” 他說。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