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科技副總經理胡罡:大模型時代客戶借助AI工具能力提升,成為“超能客戶”,給保險業務員帶來挑戰
專題:2025保險科技峰會:梁濤等出席
4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2025保險科技峰會”于4月25日在深圳正式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從互聯網時代到AI時代,AI+保險的戰略推進與應用創新”。太保科技副總經理胡罡發表以《保險科技企業如何在大模型時代抓住發展機遇》為主題的演講。
胡罡介紹,太保科技是中國太保的全資子公司,于2022年3月15日正式成立,定位為服務集團及子公司,助力集團價值最大化,是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自2020年試運行以來,經過三年積累,太保科技完成“立起來”的使命,在2024年成為首家獲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稱號的保險科技公司。目前,太保科技總部位于上海,在成都、武漢、上海設有三個研發中心,在上海和成都兩地設有三個數據中心,同時還在大灣區、成渝設立科創中心,員工總數近1700人。
在組織架構方面,太保科技的6個事業群涵蓋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中后臺部門提供支持,同時引入高級人才成立數智研究院。在技術人才方面,30%以上為中高級人才,近20%聚焦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公司形成了管理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系列產品,其中業務數字化包括集團中臺能力建設及面向子公司的解決方案。新三年,太保科技將按照夯實科技基礎、塑造行業影響力、參與國際化競爭三步走路徑,進一步實現“成就業務”的價值轉型。談及AI領域,胡罡表示,隨著DeepSeek開源,AI技術實現“平權”,客戶借助AI工具能力提升,成為“超能客戶”,對保險產品提出個性化、全生命周期需求,給保險業務員帶來挑戰。同時,AI可優化保險主業成本,影響社會與客戶關系,催生新型風險。
在實踐探索上,太保科技在營銷、營運、風控、理賠及資產端均有嘗試。營銷端,聚焦加微場景,通過智能交互、基于保險顧問的客戶經營以及業務員培訓陪練提升營銷能力;營運端,運用大模型等新技術打造健康險錄審一體化作業平臺,深度實踐“人在回路”模式,解決大模型“準確率難保證”的痛點,使錄入差錯率降低至0.39‰,遠低于同業平均差錯率;理賠端,在反欺詐方面開展探索,如在車險理賠反欺詐中分析大量案件和圖像,利用多模態技術進行新能源車風控質檢。
不過,胡罡也指出大模型應用面臨諸多困難,包括業務決心不足、缺乏原生應用模式、未形成爆款閉環場景、數據化基礎薄弱、技術存在瓶頸以及組織架構需調整等。
為此,太保科技提出“ALL IN AI”戰略。針對“大模型能否解決一切”、“是否每個人都要會用大模型”、“如何解決大模型幻覺”等問題,給出“聯合戰隊”、“先普及再提升”、“人在回路”的答案。在組織架構上,成立AI+SBU團隊,打造共享能力,形成面向保險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并為業務提供定制化服務;能力普及上,通過培訓、認證、競賽等方式普及AI應用;同時,由人工校對模型輸出的結果,同時通過實戰進行模型訓練和優化,提升準確率。
胡罡強調:“從保險科技公司來說,基于AI的機會從來沒有這么近,業務的要求也沒有那么遠了。”他呼吁行業攜手共建解決方案,贏得未來,為社會創造價值。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