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美林:未來2-3年內,穩定幣對傳統銀行存款和支付系統的顛覆性影響將“清晰可見”
華爾街見聞
美銀美林預計,未來1年,穩定幣增長預計溫和,約為250億至750億美元;未來2-3年,穩定幣對銀行存款和支付系統的顛覆性影響將變得更加清晰可見。盡管美國大型銀行正積極布局,但對穩定幣在美國本土支付領域的實際用例仍存疑慮,普遍認為跨境支付是當前最可行的應用場景。
一紙法案的簽署,正在為美國數字資產市場開啟新的篇章,并可能重塑傳統銀行業的未來格局。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美銀美林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隨著美國為穩定幣發行鋪平監管道路,這一數字資產將在未來2至3年內,對傳統銀行的存款基礎和支付體系構成清晰可見的顛覆性影響。
最新的進展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正式簽署《GENIUS法案》,為穩定幣的發行和監管設定了初步框架。與此同時,旨在劃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加密市場管轄權的《CLARITY法案》也已在眾議院獲得通過,目前這兩項法案均已移交參議院審議。
這一系列立法進展標志著監管的破冰,市場焦點正迅速從政策博弈轉向基礎設施的實際建設。據美銀全球研究利率策略團隊預測,短期內穩定幣市場將迎來約250億至750億美元的溫和增長,這一增量資金預計將提振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尤其是短期國庫券。
報告強調,真正的變革將在中期顯現。隨著穩定幣的整合與普及,其對現有金融體系的沖擊將愈發明顯,屆時銀行將直面來自數字貨幣的競爭壓力。而隨著美國穩定幣監管框架初步落地,銀行業正處于積極布局與謹慎觀望的十字路口。
銀行積極布局,但對用例仍存疑慮
美國銀行業已準備好迎接穩定幣時代的到來。從各大銀行管理層的評論來看,業界正積極準備提供穩定幣解決方案。然而,對于其具體用例,尤其是美國本土支付場景,銀行家們仍持謹慎甚至懷疑的態度。
例如,摩根大通的管理層質疑,在現有支付系統已經十分便捷的情況下,客戶為何需要穩定幣。花旗集團則指出了現實的成本障礙,稱當前穩定幣與法幣之間的兌換(on-ramp/off-ramp)成本可能高達7%,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基于對互操作性的需求和龐大的存量客戶基礎,銀行業似乎更傾向于通過組建聯盟的方式來推出穩定幣解決方案。
跨境支付成共識
盡管對美國國內應用存疑,但銀行業高管普遍認為,穩定幣在跨境支付領域擁有切實可行的應用前景。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Brian Moynihan認為,“小額”跨境支付是一個現實用例。五三銀行更是將此視為一個“綠地”市場,希望借此從外包跨境支付業務的銀行手中奪取份額。
然而,對于穩定幣是否會沖擊銀行核心的國內支付業務,多數銀行預計短期內影響甚微。美國合眾銀行首席執行官Gunjan Kedia指出,雖然穩定幣可能加劇其資金管理服務業務的競爭,但對銀行卡和商戶收單業務影響不大。
總體而言,盡管美國銀行稱當前客戶對穩定幣的興趣仍然“平淡”,但幾乎所有銀行都表示,它們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已做好準備,一旦客戶需求加速,便會迅速采取行動。從摩根大通的存款代幣JPMD,到紐約梅隆銀行為Circle等領先發行商提供托管服務,銀行業的布局已在悄然進行。
美國各大銀行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關于穩定幣的評論如下。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臺。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臺?年度會員】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